畜牧业成山西农村重要支柱产业
12月11日,山西国调信息网公布山西省畜牧业发展成就报告。自十八大以来,山西各级政府把畜牧业作为振兴当地经济的非煤产业之一,2016年山西畜牧业产值达到376.2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0.6%,年均递增5.9%。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保持在23%以上,总体呈增长态势,畜牧业成为山西省农村经济除农业以外的重要支柱产业。
区域优势
统计显示,自2012年以来,山西各地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积极推进实施振兴畜牧业计划,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按照“增猪、稳鸡、发展牛羊驴等草食畜”的思路,大力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逐渐形成了雁门关区牛羊草食畜、晋东南生猪、晋中南家禽三大产业板块,培育出恒天然应县牧场有限公司、金沙滩羔羊肉业公司、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晋宏天兆农牧有限公司等优质龙头企业,吸引了双汇、雨润、伊利、蒙牛等国内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投资建厂。
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中,全省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畜,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循环、草畜配套,做到生态、经济与畜牧业协调发展,打造提升乳制品、肥羔羊龙头企业,与草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促。
特别是2015年以来,山西在朔州市、大同市等地的10个县(区)开展了粮改饲试点,朔州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整市推进草牧业试点城市,在玉米主产区发展全株青贮玉米,推进草食畜配套,饲料粮就地转化,让“粮变肉”“草变乳”,有效减少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草食家畜饲草料供需缺口,提高饲草料营养物质总量,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目前雁门关地区已逐渐成为了辐射带动强、养殖规模大、产品质量优、商品量集中度高、产业优势明显、农民增收快的畜牧业优势产区。
资源利用
据了解,在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方面,各级政府大力开展“一控两减三基本”集中治理,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取得新进展。在参与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专题调查的49家规模养殖场中,87.8%的养殖场将粪肥就近就地还田消纳,12.2%的养殖场经过加工有机肥再出售给种植户使用,逐步形成了“以养殖场为单元的生态小循环、以养殖乡村为单元的生态中循环和以县域为单元的生态大循环”发展模式,推进了现代绿色畜牧业发展。
与此同时,各地采取多种举措,积极有效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治理工作,制定规范的无害化处理流程,积极培育第三方治理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粪污处理及资源化的积极性,构建了畜禽粪污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条,构建了畜禽业绿色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