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幕还有:
00 00 00 00
青岛站•青岛国际博览中心
距离开幕还有:
00 00 00 00
成都站•成都天府农业博览园
导航菜单
行业新闻 » 山西畜牧兽医工作2020年“成绩单”和2021年“路线图”

山西畜牧兽医工作2020年“成绩单”和2021年“路线图”
一、总序
2020年,山西畜牧兽医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布局和要求,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方向,大力实施“特”“优”战略,突出抓好生猪生产、奶业振兴、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晋北肉类出口平台等重点工作,为“十四五”期间全省畜牧业转型出雏型奠定了基础。
预计2020年末,全省生猪存栏560万头,同比增长24.1%;其中能繁母猪63万头,同比增长29.4%;生猪出栏824万头,同比增长11.4%;猪肉产量63.5万吨,同比增长11.8%,能够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生猪存栏500万头、出栏800万头目标任务。家禽存栏14000万只,同比增长15.4%,出栏16900万只,同比增长20.2%。牛存栏115万头,同比增长10.8%,牛出栏47万头,同比增长4.9%;羊存栏963万只,同比增长10.8%,羊出栏565万头,同比增长1.9%。全省猪牛羊禽肉、蛋、奶总产量分别可达101万吨、111万吨、11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3%、0%和23.1%。畜牧业生产总体向好,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有效保障市场供给。
二、2020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 着力稳定生猪生产
 一是抓好生猪转型升级。印发《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抓好生猪生产目标任务落实。依据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生猪产能恢复目标任务,按照各市生产能力,印发《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0-2021年生猪生产任务目标的补充通知》,将生猪存栏500万头,出栏800万头的总任务分解到11个市人民政府,全面压实地方责任。
三是支持生猪发展规模养殖。争取中央资金2700万元和省级资金2400万元在全省建设了80个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安排资金3000万元用于扶持三个生猪养殖标杆项目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对生猪贷款进行贴息。联合省财政厅印发《2020年山西省稳定生猪生产贷款贴息实施方案》(晋农计财发〔2020〕37号),对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进行贴息,贴息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五是对生猪调出大县进行奖励。2020年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山西2199万元,对高平、太谷、泽州、阳高生猪大县进行奖励。
六是抓好日常调度。按月调度全省3600个生猪规模场生产进度,按时向农业农村部报告生猪产能变化情况。
七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产业。印发《山西省发改委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的通知》,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生猪生产和猪肉等肉类产品供应。
2. 着力推进奶业振兴
紧密围绕乳品产业集群和奶业强省建设,一是做好规模牧场升级改造。按照2020年度中央50个家庭牧场建设任务目标,安排资金2500万元,制定50个家庭牧场补贴资金项目指导意见,资金已下达项目单位,目前正在实施当中,年底前完工。二是做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重点对113个规模牧场3万头泌乳牛开展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全面提升奶牛科学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三是做好日常调度。围绕全年稳产保供总目标,指导调度全省生鲜乳生产、运输和经营状况。四是做好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开展全省2020年度生鲜乳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开展生鲜乳检测810批次,第三方检测单位已在我省抽检完毕,检测结果于年底反馈。
3. 着力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
一是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雁门关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适度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饲草和经济作物种植,粮经饲比例从2016年的64:16:20调整到2019年的50:19:31。
二是强势推进饲草产业化发展。2020年,雁门关区饲草种植面积达到197万亩,其中苜蓿、青贮玉米、燕麦草等三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164万亩,饲草总产量达到330万吨,青贮总量达到156万吨,干草量达到25万吨,草业总产值达到9.85亿元。朔同饲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已建成高产苜蓿生产基地20万亩,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苜蓿基地48处,集中连片300亩以上的燕麦草基地达60处。饲草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了236家,拥有大型饲草机械214台套,中小型饲草机械6630台套;其中饲草种植企业169家,占全省的92%,饲草加工企业47家,占全省的92%,饲草种植加工一体化龙头企业20家,占全省的74%。五年来,针对三大类14种饲草(料)的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7000万元以上,补贴机具7000多台。
三是不断做强做大草食畜牧产业。雁门关区大力发展奶牛、肉羊和肉牛三大优势产业,以优势畜牧产业发展为依托,不断推进现代化畜牧产业。2020年区域内肉羊、肉牛出栏量分别达到1017万只、30万头,奶牛存栏29万头,分别占全省的72%、43%、77%;2019年以草食畜为主的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2%,农民人均收入来自饲草产业和畜牧业的比重达到48%。草食畜牧业发展优势明显。草食畜生产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整合京津风沙源治理、草畜一体化建设、畜牧业提升工程和家庭牧场建设等项目,目前草食畜规模养殖场达到3338个,规模化率达到50%。建设绿色生态牧场120个,加快推进全区畜牧产业转型升级。草食畜产业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通过提高饲草质量、运用冻精技术等措施,成年母奶牛年平均单产由6.5吨提高到8.4吨左右,全区奶类产量达到70万吨以上,较2016年提高了9.3%,6月龄出栏肉羊日增重2.5公斤,头(只)平均效益达到5000元、300元。
四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雁门关示范区因地理气候条件,一直以来都是我省杂粮杂豆的优势产业基地,目前已经建成杂粮、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特色果品等五大特色品牌农业基地。右玉“生态羊”产区被评为第三批山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怀仁的肉类交易中心已经建设完成。截至2020年初,雁门关示范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44个,占全省的29%;全区获得“三品”认证的企业582家、产品1078个,“三品”产地面积达到382万亩,特色产业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比重达到38.3%,比2016年提高11个百分点。2020年雁门关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占全省的1/4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2:1,比2016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五是推进绿色生态保护。2020年全区草林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78%以上,超过目标18个百分点,比2016年提高24个百分点,25度以上坡耕地及严重沙化地基本实现了“应退尽退”;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比2016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大同、朔州市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省前三。
六是示范区发展走向法制化。完成《山西省促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发展条例》的立法工作,并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的颁布具有重要的首创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用于规范农牧交错带建设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在雁门关示范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牌意义,使雁门关区发展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4. 着力推进“北肉”出口平台建设
一是初步搭建“一港一会”交易平台。大同国际陆港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冷冻及普货仓储区等设施建成投用,保税物流中心(B型)于2020年9月25日通过国家验收。怀仁肉类交易中心已于今年8月建成投用,并在此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
二是拓展优质肉类市场。“北肉”平台生猪肉源基地“吕粮山猪”经福布斯世界纪录认证为“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猪肉”,2020年在京津冀新开门店12个;肉羊基地金沙滩、朔美羊和长治云海冻兔肉获得“圳品”认证,汾西县朝阳食品公司75吨冷冻鸡尾实现我省首次直供香港,我省优质肉品进入京津冀、粤港澳消费市场步伐加快。
三是启动外销型畜产品基地建设。省级拿出1000万元资金支持建设10个外销型肉源基地,平台建设标杆项目大同骏腾公司“6000万只肉鸡屠宰生产线”项目正式投产。截止目前已6个海关备案注册基地,3个基地启动供港活畜贸易程序。
四是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同海关技术中心拓展肉类检测功能,建成了一流肉类进出口检疫检测中心。山省农业农村厅厅与太原海关签订合作备忘录,按照肉类出口质量要求,对外销型畜产品基地共同加强肉类出口质量安全监管,形成内、外动物检疫工作合力。
五是推进服务创新工作。建立了以海关、商务、农业农村部门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指导平台建设相关工作。组织省内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畜禽优良品种,大象、长荣公司签约分别从美国引进1844头PIC种猪、1010头海波尔种猪。
5. 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
一是严格落实各方防控责任。组织召开非洲猪瘟联防联控机制等视频会议,继续落实各级政府对本地区非洲猪瘟防控负总责、主要责任人是第一责任人的属地管理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督促指导养殖、贩运、交易、屠宰、加工等落实防疫主体责任。
二是强化基础免疫。印发《2020年山西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全面组织各市开展春、秋季集中免疫和常年补免工作,共免疫5.56亿头(只)次,应免免疫密度达到100%,做到了应免尽免、不留空档。
三是强化监测预警。充分利用现有动物疫病属地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累计排查生猪4.88亿头次。通过采取非洲猪瘟专项监测、飞行监测及集中监测等形式,共监测样品45.25万份。强制免疫病种抗体合格率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构建了牢固的免疫屏障。对检出的监测阳性样品严格按照应急实施方案要求,及时进行了规范处置。
四是严格调运监管。重新规划13个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入晋道口,积极争取资金619.81万元用于指定道口建设,并以山西省政府名义发布《关于指定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入晋道口的通告》,实行入晋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通道准入机制;联合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专项整治及专项打击百日行动,查处违法违规运输车辆79辆,移交违法违规调运生猪案件11起,取缔备案车辆1辆,有力震慑了违法份子的嚣张气焰。
五是抓好动物检疫工作。积极规范动物产地检疫出证行为,严把动物屠宰检疫关口,分别实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畜禽2.81亿、1.83亿头(只),检出病害动物86.35万头(只),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防止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流入市场。
六是着力提升综合防控能力。成功举办“第二届山西省动物防疫、动物检疫职业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工作热情,提升防疫服务本领。山西在全国两项比赛中均取得团体第5名的好成绩,6名参赛选手中4名获得全国农业技术能手、2名获得优秀奖。举办2020年全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提升各级处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补助291万元,在9个生猪大县设立97名特聘动物防疫专员,强化基层动物防疫技术力量。
6. 着力加强饲料兽药监管
一是全力保障饲料兽药生产供应秩序。努力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兽药饲料生产的影响。加强市场的供需监测,推动养殖环节饲料产销对接,简化通行证办证程序,开通热线电话,指导各市县进行纠正和解决有关问题。山西的做法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在全国饲料子系统培训班上作了典型发言。
二是强化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监管。承接取消许可后新兽药临床试验、饲料委托加工等备案和服务指导工作。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现场检查11个饲料生产企业、7个兽药生产企业,实施严格现场核查等程序,提高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水平。全面落实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实施《山西省饲料质量安全抽查检测工作规范》、《2020年全省饲料质量安全监督抽查计划》、《山西省2020年兽药质量监督抽检计划》,抽取饲料样品205批次,抽检兽药132批次。推进检打联动,依法立案查处监督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非法企业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生产经营者,查处6起兽药饲料案件,罚款共计3.3万元,没收非法所得2.1万元。
三是大力推进兽药抗菌药治理和兽药减量化行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31650-2019)、《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以及落实兽药休药期制度宣传贯彻工作。开展兽药追溯实施情况检查活动,确保生产、经营企业100%实施追溯。继续实施抗菌药减量化行动试点,在做好2019年试点企业减量化效果评价的基础上,组织3家企业申报2020年部级减量化试点。四是加强畜牧兽医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制定出台《山西省畜牧兽医领域安全生产检查导则》(试行),在全省建立了畜牧兽医领域安全监管工作台帐、安全检查工作程序、问题整改清单、挂牌督办清单、建立联合惩戒和追责问责清单清单制度,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组织对畜牧兽医领域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抽查,向有关市政府进行了及时反馈,督促相关企业进行了整改,消除隐患。组织开展畜牧兽医领域“安全生产月”活动。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度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对相关实验活动实行全过程监管,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7. 着力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预计到2020年底,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7%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按期完成国家和省政府考核目标,为“十三五”收官之年画上圆满句号。
一是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量化工作任务,全省累计扶持2104个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2020年,推广“两符合,三分离,四配套,五到位”建设规范,指导全省建设763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目前已完成667个;指导建设有机肥处理中心和大型沼气处理中心40多个,解决散养密集区资源化利用难题。
二是种养结合迈出新步伐。指导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在全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5个畜牧大县726个单体项目中已完工668个,完工率达92.01%。组织种养对接,召开种养大县果畜循环座谈会,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为主题,围绕吉县、隰县等种植大县和文水、怀仁等养殖大县的现状、有机肥需求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供需对接,为种养结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三是能源化利用取得新进展。协调指导养殖企业开展沼气发电和生物天然气入网,推进全省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太原市尖草坪区山西五丰种养50kW、临汾市乡宁县欣隆养牛专业合作社300kW和洪洞县山西晋丰绿能240kW等沼气发电已投入运营;忻州市原平市山西神沐新能源有限公司利用畜禽粪污生产沼气,除部分用于供热外,剩余沼气提纯成生物天然气,压缩充装外销。
四是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在全国率先出台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在全国率先出台种养结合,全量还田利用规范,共编制10项相关省级标准。制定生猪等5个畜种的设施建设规范,为养殖场建设提供依据;推广《规模猪场粪水还田技术规程》《畜禽粪污沼渣基质制备技术规程》等设施农业生产施用沼渣沼液方面的5个地方标准,指导畜禽粪污沼渣沼液还田。
五是典型模式不断涌现。总结推广洪洞县晋丰绿能畜禽粪污集中处理模式,临猗县丰淋牧业、平城区天和牧业、高平市玮源养殖、中阳县厚通科技等种养结合模式,处理技术全国领先。其中,丰淋牧业的“全量还田”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十大种养结合优秀案例之一在全国进行宣传推广。
六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每年召开省级工作推进会,开展专题培训,对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总体部署和全面指导,累计达1000人次。组织省市县业务人员参加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累计达600多人,学习先进省份经验,提升了业务水平。
七是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完善。组织成立山西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周小结、月调度、季报告、半年研判和通报机制,加强日常监管;组织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年度省级评估工作,加强督查指导,强化评估考核。
三、2021年工作计划

总任务
图片
2021年,山西畜牧兽医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布局和要求,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为总抓手,以提质增效为方向,大力实施“特”“优”战略,突出抓好市场开拓、高质量供给、产业链延伸和政策措施保障四方面重点工作,全面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晋北肉类出口平台、肉制品和乳品产业集群发展,奠定“十四五”畜牧业转型出雏型的基础,把山西打造成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样板区。
1.抓好畜产品市场开拓
立足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企业引进来、产品走出去”的思路,以市场牵引生产,拓展我省畜产品市场空间。一是抓好北肉出口平台建设,积极促进国际大循环。实施“一港一会”肉类进出口平台建设、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二是开拓国内重点市场,积极促进国内大循环。召开山西特色产品推介会、对接会,开设山西畜产品特色专柜,开展网络推广销售活动。三是开展优秀品牌宣传。开展优秀畜牧企业和优秀产品评选活动,提升山西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2.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保生产、保质量、保生态、保防疫、保安全”,全力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保障主要畜产品供给安全。稳步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加快奶业大省建设,支持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和沿黄地区发展牛羊设施养殖。二是保障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开展饲料、兽药、屠宰、生鲜乳等标准化创建、质量抽检和全程追溯管理。三是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继续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种养结合提升工程。四是保障动物防疫安全。加强省界13个动物及其产品运输指定通道建设、动物卫生监督和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和兽医社会化服务试点。五是保障畜牧业安全生产。督促指导饲料、兽药、养殖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能力。
3.抓好畜牧全产业链延伸
立足构建产加销一体发展格局,以十大产业集群为载体,重点补齐加工和流通链条短板,尽快形成以龙头加工企业为牵引,基地与市场相贯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一是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围绕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三大类主导产品,布局一批加工企业。二是完善屠宰企业冷链体系。鼓励屠宰企业建设标准化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配备必要的冷藏车等设备,提高加工储藏和长距离运输能力。三是推进主销区配送体系建设。鼓励主销区建设标准化流通型冷库、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冷链配送设施、冷鲜肉蛋奶配送点,推动集贸市场、社区冷鲜肉店等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改造,提高终端配送能力。
4.抓好政策措施保障
一是开展畜牧业招商引资。主动对接发达省份,召开招商引资洽谈会,在全国推介山西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和条件。二是拓展畜牧业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畜牧业特色金融产品,充分利用农担公司职能,建立“银行+企业+农户+担保公司”贷款模式,推进有实力的饲养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满足养殖业发展资金需求。引导保险公司开展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稳定养殖收益。三是建立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由政府引导、行业协会主导、乳品企业和奶农共同参与,根据市场变化合理确定生鲜乳收购价格。完善奶业生产市场信息体系,开展产销动态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四是组织召开畜牧高峰论坛。围绕生猪、肉牛、奶牛、肉制品、雁门关,在省内、省外召开高峰论坛,研究畜牧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市场前景,交流先进技术。五是承办国家重大活动,承办农业农村部减抗科技下乡公益活动暨“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百千万接力公益再行动系列活动、国家现代畜牧业发展会议、全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培训,提升山西畜牧业影响力。
(来源: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

返回顶部